等待狗頭

現代劇場的偉大經典



兩個人相偕坐在樹下日復一日的癡癡等待名叫狗頭的人。2001年秋季於國家戲劇院演出的《等待狗頭》是導演賴聲川在歷經二十年豐富的人生洗練後,從「悲劇就是喜劇,等待就是行動」角度,以更成熟的藝術境界重新詮釋這部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戲劇作品。

編劇:Samuel Beckett山謬 貝克特

翻譯:賴聲川

導演:賴聲川

演員:
丁乃箏 飾 艾斯特拉岡
蕭 艾 飾 拉第米爾
陳立華 飾 包宙
施冬麟 飾 來福
林若嵐 飾 男孩

整體空間及視覺設計規劃:賴聲川
舞台設計:賴聲川、黃日俊
燈光設計:簡立人

技術總監暨舞臺監督:劉培能
舞臺技術指導:黃日俊
燈光技術指導:車克謙
繪景藝術指導:吳國清
排演助理:朱慧娟
舞臺製作:景翔舞臺設計有限公司

製作人:丁乃竺
劇團經理:謝明昌
執行製作:陳瑄婕

巡迴演出:
台北、高雄、台中、新竹

貝克特生前對人們諸如此類的問題,總是避而不答總之……不管Godot代表何意,劇中人都沒有等到,戲演完了,人還在繼續等待。所以有人認為,劇中兩個流浪漢哥哥(Gogo)和弟弟(Didi)所等的不過是死亡而已。由於這種毫無目的的等待,除了必至的死亡以外,Godot是等不到的,正足以顯示人生的荒謬,或毫無意義。這齣戲不是太悲觀了嗎?不錯!不但這齣戲是悲觀的,所有貝克特的戲都是悲觀的。進一步說,所有以存在主義為思想基礎的荒謬劇都是悲觀的。
悲觀,因為人生不管怎麼看,只要看得仔細而認真的話,都看不出任何意義。因此人的存在與否全靠個人的選擇和承擔起該負的責 任,人生的意義需要自我賦予。一個人的承擔因而反倒更為重大起來。
--馬森,”狗頭是什麼?”,自由時報,10/18/2001

「…賴聲川把果陀換成狗頭,筆者相信不是褻瀆,而是更深切、更沈痛的體會到二十一世紀此時此刻人性沈淪、救贖無望,人心焦躁、前途堪慮。我們在戲院裡一面噙著淚水,目睹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荒謬處境,而且倍感無能為力……鑑於台灣多數的觀眾似乎偏愛膚淺不喜深思,只看表面不探內裡,這齣戲能不能打動他們的心弦, 穿透他們的靈魂,帶給他們真正的震撼--接受考驗的豈止貝克特或賴聲川而已。」
--台大外文系暨戲劇系教授彭鏡禧

 
© 2019 Performance Workshop | 15F, No.81, XinTai 5th Road Sec 1, XiZhi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表演工作坊】| 221 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一段81號15樓
TEL: (02) 2698-2323 | FAX: (02) 2698-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