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环物语

在一个错综复杂的都市里,一个错综复杂的连锁情爱故事



在《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和《暗恋桃花源》之后,台湾剧场已经渐渐成气候,有日渐扩大的观众群正准备接受来自剧场的新讯息。这一次,赖声川提供了一个都市喜剧,结构取自二十世纪初奥地利作家史尼兹勒(Arthur Schnitzler, 1862- 1931)结构性导向强烈的剧作《循环曲》(La Ronde)。
这一部当年连演三十六场,打破《暗恋》纪录的喜剧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史尼兹勒原始结构提供了一环套一环的迷失爱情故事,描写十九世纪末维也纳的腐败气息。赖声川用了这个架构,和演员即兴出属于台湾的七段戏,以台北市南京西路圆环之历史变迁为象征,来探讨现代台北人错综复杂之感情关系;在爆笑背后,观众看到都会男女寂寞与迷失的追寻着爱情。同时《圆环物语》也像一个拼贴,但拼贴的方式不同于《暗恋桃花源》。除了大块戏之外,另外一小块跳脱这个结构之外,是七位演员在整个演出一开始,面对观众说台北市著名小吃区「圆环」的历史。从清朝到日据时代,到今日台北,台北西区的圆环从一个公园变成一个蓄水池,变成了固定摊贩的小吃店总会,变成了交通圆环,最后在政府政策摇摆不定的情况下,面临拆迁的命运。
事说完,演员开始演戏,也不再提那个故事了。舞台设计聂光炎大胆设计了一个土制的旋转舞台,加上幻灯字幕投影,在场景转换的过程中,随着萧邦钢琴圆舞曲的音乐,更是形成一种疏离的效果,在情节之外加上对情节的评论。
----(部份内容取自陶庆梅及侯淑仪的《刹那中︰赖声川的剧场艺术》,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2003)

编剧:赖声川规划完成之集体即兴创作

导演:赖声川

演员:
李国修 饰 贾耘伟、工地主任、阿公、吃客
李立群 饰 导播、赵炳忠、老板、搬运工
丁也恬 饰 康以乐、丁伯母、吃客
邓安宁 饰 国豪、陈悟宁
金智娟 饰 玉如、丁娟娟、搬运工
丁乃筝 饰 阿珠、职员、林己欣
顾宝明 饰 制作人、经理、丁伯伯、打手、贾耕伟

舞台及灯光设计:聂光炎
服装设计:靳萍萍
造型设计:铃鹿玉静
技术指导:詹惠登
舞台监督:简佑明
排演助理暨即兴创作记录:林维

制作人:丁乃竺
业务经理:蓝大鹏

首演︰3/3/87 台北国立艺术馆

巡回演出:
台中、高雄、台南、基隆

演出场次:36场
观赏人次:约 32,000人
【表演工作坊】今年首次推出的新戏《圆环物语》,昨晚在国立艺术馆首演,吸引了满场观众,整个演出在笑声、掌声中进行。
昨晚的演出,最吸引观众的好奇心的是特别设计的圆形舞台。由于这出戏有八场景,若依过去演出方式,熄灯、落幕、换景等相当浪费时间,因此演出单位设计这个圆形舞台,当这一幕演出时,下一幕的场景已布置好,以至整个演出没有换景休息。
昨天的序场也安排的很特殊,由七位演员在台上一字排开,以接力方式叙述圆环的历史,这也考验演员的实力。这段演出中,首次演舞台剧的金智娟,在李立群尚未讲完话时就抢先开口,她自己也不好意思的笑了。
——"首演在笑声掌声中进行",民生报,3/4/87
本剧「是以台北市南京西路之变迁为象征来探讨现代台北人错综复杂之感情关系,全剧亦谐亦悲,以七段式之连锁循环关系,配合上圆形旋转舞台,传达了对时代、人生、环境之理念。」一出戏能够成功,原因当然很复杂,《圆环物语》舞台的设计能彰显「圆环」的主题,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演员演技的洗练︰无论个人对本戏的诠释或互相之间的默契,都几乎无懈可击。然而我最欣赏的是他们对当代生活语言文字的掌握。剧中的对白,从遣词用字到节奏韵律,无不生动传神,令人激赏。剧名本身就已透露出他们对文字的企图和驾驭的能力。比方说,圆环既是地名,也指人际间的连锁循环;物语既代表人物和语言,也包含日文里「故事」的意思︰更从而引伸出圆环的日本背景。
——彭镜禧,"假戏假做跟假戏真做",《动像》,1987年5月号
在刚开始构思《圆环物语》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想到把台北南京西路的圆环直接扯进来,我们主要想的还是一个感情的大圆环,透露出许多关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环境的一些状况。
——赖声川,"《圆环物语》的物语",2/16/87

 
© 2019 Performance Workshop | 15F, No.81, XinTai 5th Road Sec 1, XiZhi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表演工作坊】| 221 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一段81號15樓
TEL: (02) 2698-2323 | FAX: (02) 2698-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