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之夢 (2005)

重新定義台灣劇場的心靈史詩



2005年春季於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的《如夢之夢》,是被《亞洲週刊》譽為「亞洲劇場之翹楚」的【表坊】藝術總監賴聲川,個人從事劇場工作二十多年來最大膽的突破、同時也是最驚人的作品。這齣長達七個半小時,如劇場史詩般浩瀚而優美的舞台劇,不僅邀請到好萊塢傳奇華人影后盧燕專程來台特別演出,並一口氣囊括金士傑、丁乃箏、湯志偉、徐堰鈴、朱宏章、時一修、賴梵耘等32位劇場實力派演員聯合演出上百個角色。
從一開始便被亞洲各知名媒體譽為「台灣劇場史上的動人作品」、「一個大劇川流不息」、「震撼香港」的《如夢之夢》,故事是從一個第一天上班便面臨生命難題的 年輕女醫生的遭遇開始,觀眾坐在表演空間的中央,隨著劇情轉動旋轉椅,就如同朝聖者用順時鐘方面環繞一個神聖的空間;表演者用順時鐘的方向環繞觀眾,展開 一場又一場的人生戲劇,觀眾則一路緊跟著劇中人的回憶,進入一層穿透一層的生命回顧。

編劇:賴聲川

導演:賴聲川

演出:
盧燕 飾 顧香蘭A
金士傑 飾 5號B
丁乃箏 飾 顧香蘭C
湯志偉 飾 伯爵 妻子的敵人
徐堰鈴 飾 江紅A 十里紅 船客 搜尋者
朱宏章 飾 5號A
朱芷瑩 飾 清潔工 看電影的人 顧香蘭B
賴梵耘 飾 醫生A 咖啡館服務生 茶館跑堂 船客 火車乘客
時一修 飾 醫生父親看電影的人旅客老總管(尚‧保羅) 張老闆 上海街景 總 管 狂歡者
陳彥廷 飾 準男友 看電影的人 旅客 路人 乘客 法國客人四 王德寶B 船客 服務生 車掌 搜尋者 狂歡者
李奇勳 飾 王德寶A、同事、看電影的人、醫生四、旅客、乘客、法國客人二、船客、科學家、傷者、狂歡者
周品辰 飾 病人家屬 看電影的人 江紅B 如玉 船客 即興舞者 火車家屬 傷者 狂歡者
吳維緯 飾 堂妹、看電影的人、旅客、吉普賽、徐教授、金姨、船客、西蒙、乘客、上海家屬、清潔工
劉美鈺 飾 五號妻子A 旅客 伯爵夫人 上海街景 船客 愛麗絲 火車乘客傷者 狂歡者
李羿萱 飾 醫生B 路人 快速鐵路車掌 煎蛋的江紅 上海街景 船客 貴客 火車家屬 搜尋者 雙胞胎 狂歡者
劉郁岑 飾 看電影的人 台北各醫院醫生 旅客 路人 台灣客人 回憶中的城堡員工 煎蛋的江紅 雪雪 伯爵夫人之中國僕人 上海街景女僕        火車乘客 傷者 狂歡者
謝盈萱 飾 清潔工二 五號妻子B 旅客 路人 快速鐵路乘客 城堡客人 煎蛋的江紅 翠琴 船客 薇若妮卡 火車乘客 傷者 新僕人 狂歡者
高煜玟 飾 堂姐 看電影的人 各醫院醫生 旅客 巴黎餐廳老闆 回憶中的城堡員工 上海護士 伯爵夫人之中國僕人 上海街景 船客 貴婦 火車乘客 銀行職員 女主人 狂歡者
劉麗君 飾 病人家人 看電影的人 警員 旅行社員工 旅客 書店客人 城堡櫃檯 煎蛋的江紅 海關 上海醫生 上海街景 船客 船員 貴婦 船員 新模特兒 狂歡者
徐尹戈 飾 病人 看電影的人 夢幻醫生 醫學院代表 旅客 書店客人 快速鐵路乘客 城堡客人 楊大少 上海街景 船員 薩爾瓦多 火車家屬 搜尋者 狂歡者
吳亮群 飾 陳醫生 看電影的人 旅客 書店客人 城堡侍者 回憶中的城堡員工 海關 沈先生 船員 賈克 火車乘客 搜尋者 巴黎醫生 狂歡者
吳 霞 飾 病人家屬 看電影的人 旅行社員工 旅客 路人 台灣客人 城堡服務生 煎蛋的江紅 二寶 船客 巴黎僕人 雙胞胎 狂歡者
王櫻陵 飾 病人 售票員 旅行社員工 旅客 路人 總管孫女 煎蛋的江紅 妙蓮 瑪莉 火車乘客 傷者 狂歡者
曹庭佳 飾 護士一 看電影的人 旅客 路人 快速鐵路乘客 城堡客人 煎蛋的江紅 海關 媛媛 船客 崗蒂夫人 火車乘客 傷者 新夫人 中年婦人 狂歡者
林劭翰 飾 病人 看電影的人 旅客 路人 小酒館客人 回憶中的城堡員工 保鏢 船客 路易 火車乘客 傷者 巴黎餐廳侍者 男客 狂歡者
宋厚寬 飾 堂哥 看電影的人 旅客 路人 台灣客人 回憶中的城堡員工 教授 船客 貴客 代書 巴黎餐廳侍者 狂歡者
徐 丞 飾 工友 看電影的人 旅行社員工 巴黎餐廳老客人 城堡侍者 保鏢男僕 警員 巴黎餐廳侍者 巴黎醫院工友 狂歡者
黃緣文 飾 病人家屬 看電影的人 旅行社員工 旅客 書店老闆 小酒館客人 回憶中的城堡員工 琴師 船客 行李夫一 超現實主義者 火車乘客 傷者 搜尋者 船客 巴黎餐廳侍者 狂歡者
陳柏清 飾 工友 烤玉米小販 警員 旅客 路人 台灣客人 城堡服務生 笛師 行李夫 共產主義者 巴黎醫院工友 狂歡者
林治廷 飾 林醫生 看電影的人 旅客 路人 城堡經理 錢老闆 茶館客人 船客 皮耶 火車乘客 傷者 狂歡者
許乃涵 飾 護士二 路人 快速鐵路乘客 城堡客人 煎蛋的江紅 萍香 船客 貴婦 火車乘客 傷者
詹輝振 飾 病人 看電影的人 台北各醫院醫生 旅客 路人 城堡領班 海關上海急救人員 上海街景 船員 貴客 銀行經理 男主人 狂歡者

舞台設計:王世信
燈光設計:簡立人
服裝設計:沈斻
音樂設計:洪予彤
彩妝暨髮型設計:鈴鹿玉靜
形體指導暨編舞:伍宇烈
技術總監暨舞台監督:劉培能
舞台技術指導:斯建華
燈光技術指導:方淥芸、李智翔
舞臺製作:景翔舞台設計有限公司

監製:丁乃竺
製作人:謝明昌
執行製作:劉士禎 簡玉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製作群
製作人:林國源 簡立人
執行製作:詹惠登 陳婉麗
彩妝設計:洪沁怡
髮型設計:HOT-TEAM聯合教育中心 黃慧貞
舞台技術指導:楊金源
服裝技術指導:凌詩芬 顏良夙
音效統籌與執行:陳杰駿

副導演:鍾欣志
導演助理:詹輝振 王希捷 高煜玟 王序平
排演助理:張嘉芸 徐福君 周文婷

演出:4/24、27、30及5/1、5/7國家戲劇院
4/(25、26)、(28、29)及5/(3、4)、(5、6)國家戲劇院

演出場次︰9場
觀賞人次︰約6765人

《如夢之夢》可算賴聲川戲劇生涯中最宏大、最具挑戰性的一個作品,這個敘事結構龐大的劇目在時間跨度上,實的故事穿越百年,虛的隱喻則橫亙千載;在劇情的鋪陳與鏈結極為複雜卻又不失精巧,足以讓人體會夢境與現實交錯互現,前世與往生鏡像對眠的夢幻意象。
--水晶,《五月的戲劇之旅》

這是一個大膽的突破,一個深遠的旅程,不是新手的探索,而是成熟藝術家自信的自我超越。在題材上,賴聲川勇於大量引用修習多年的佛法,在形式上,是他過去所有嘗試的總和,並且超越這一切。像當年《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一樣,但卻又完全不一樣,他又創造了一種新型態的劇場,在中國語文世界中。
----陶慶梅及侯淑儀的《剎那中︰賴聲川的劇場藝術》,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3

「打破慣性卻具結構性的空間當然是《如夢之夢》予人最直接的震撼,但要不淪為技術的玩弄,則依然有賴於貫穿全劇的哲思——儘管它像賴聲川其他的戲一般,佛理的影響永遠隱於表象之後。《如夢之夢》中的莊如夢、煎蛋的故事,一個破題,一個拈提,雖不一定能讓觀者真正體會到哲理的基底性,卻必然使劇中的發展軸線與此相關,而事實上,相對於文本的較隱晦,佛理在形式上的影響則更直接,四周不斷走動的演員——主角、配角乃至場景,讓故事有走馬的本質,劇中的一切因此也成為芸芸眾生——包含你我都可能發生的一切,而這正是賴聲川在菩提伽耶的體會——繞著菩提樹的朝聖者,每個人不都背著一個故事!
然而,場域、哲思儘管吸引人,《如夢之夢》的成功卻還得回到戲的本質——敘事之上,故事說得成功,哲思才不致淪為概念,場域才不致成為賣弄,而就此,《如夢之夢》是少見精采說故事的範例,娓娓道來,戲中有戲、夢中之夢都變得如此自然,儘管主角總不解命運為何找上他,但故事的本身卻『自然』地讓戲中諸多超自然 的連接都成為自然,而這,固有哲思、場域的加持,故事本身說得好卻是根本,因此也有人就認為即使去掉前兩者,以傳統舞台直抒,這劇也仍是個迷人的故事。
對絕大多數的觀眾而言,觀賞《如夢之夢》應是終身難忘的經驗,它的印象最初雖來自場域的衝激,但有機地運用場域元素、高超的敘事本領,以及那許多人似清未清的哲思拈提,這種種總體的結合,卻才是真正讓作品能在歷史留下來的原因,而儘管這齣戲搭在不同劇場會有不同效果,但如此極具功力巧思、費時費力的製作,若不能成為常演的定目劇也就太可惜了。」
--林谷芳,「以如真似幻之戲寫如真似幻人生——《如夢之夢》的場域、哲思與故事」

「雄偉炫麗的史詩劇場。《如夢之夢》是經典,充滿偉大的創意,令我想起勒巴吉(Robert LePage)的作品。如夢同樣具娛樂性,同樣有深度,但不知為什麼,《如夢》更神祕。」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

「這齣戲無論對賴聲川個人或華人戲劇而言,在題材、思想、時空概念、劇場美學等各方面都大有開創,因而備受矚目。」
--林鶴宜,「浮生何如?──談《如夢之夢》的時空構想和生命觀照」

「……他輕易跳脫了世俗的思維羈絆,同時,結合了現代戲劇豐富的手法調度,開創了劇場上瑰麗奇炫的新局。《如夢之夢》在華人戲劇的「十年建樹」中是個精采絕妙的驚嘆號。」

——林鶴宜,《香港戲劇》

「一部不可思議的具企圖心、史詩、浪漫、詩意、奢華、神祕、宗教性、形上學,以及強烈的感動,戲的長度是驚人的七個半小時……筆者目睹了這一部里程碑劇場製作,超凡的感動力量……賴聲川創造了一部大師級的作品,關於生命的旅程。」

——《Taiwan News》

「賴聲川的《如夢之夢》和東尼‧庫許那(Tony Kushner)的《天使在美國》(Angels in America)同樣成為他們個別文化精神的試金石。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部學者段馨君說,賴聲川……「為台灣劇場作出時代性的貢獻。」
確實,《如夢之夢》真正屬於史詩的特質並不是漫長的長度和龐大的製作規模……而是其文化野心之廣度和深度。
世界上和《如夢》同等級的作品同樣有這表現偉大主題的特質,包括加拿大戲劇偶像羅伯勒巴吉(Robert LePage)1994年的《歐大河的七支支流》(The Seven Branches of the River Ota)。」
--「改變我們生命的超級鉅著在哪裏?」新加坡《海峽時報》 6/18/2005
“Stan Lai’s A Dream Like a Dream and Tony Kushner’s Angels in America have become touchstones for their respective cultural zeitgeists.
Dream’s backdrop of tumultuous Chinese history has its protagonists grappling with the political shifts and cultural alienation of a constantly morphing“China.”
Academic Tuan Hsin-chun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 Los Angeles asserts that by engaging with these issues of “immigration, exile, home and diaspora, the desire for and search for nation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Lai has made an “epoch-making contribution to Taiwanese theatre.”
Indeed, what is most epic about Dream is not its meandering length or the scale of its production…it is the scope and depth of its cultural ambition, its project of questioning its own cultural genesis that seems to have struck a chord with the Taiwanese people.
Other plays in the same league as Dream share this feature of reveling in grand themes. The Seven Branches of the River Ota was written by Canadian theatre icon Robert Lepage in 1994…
At its best, epic theatre seems to offer profound revelations that are both culturally distinct and universally relevant.”
-- “Where, Oh Where is the Mega Hit that Changes Our Lives?” STRAITS TIMES (Singapore) 6/18/2005, p6

「筆者目睹了這地標式劇場演出不可思議的情感震撼……賴聲川以大師手筆創造了關於生命旅程的經典作品。」
----Taiwan News 4/22/05
“An astoundingly ambitious, epic, romantic, poetic, extravagant, mysterious, religious, metaphysical and emotionally powerful play that lasts for the shocking length of seven-and-a-half-hours.
…This writer witnessed the extraordinary emotional impact of this landmark theatre production… [Lai has] created a masterfully done work about life’s journey.”
----Taiwan News 4/22/05

此劇首先會引導觀眾以為是在講女醫師的故事,又以為是病患的妻子失蹤的真相追究的感覺,之後又是天安門事件學畫畫的學生的故事,後來又轉換成上海妓院的故事,整個故事變為四大結構,就如《如夢之夢》這個主題,甚至還要像夢。
八個小時的長時間,一個人的故事,一生的紀錄,期待著一生長時間的演出,而這手法是很親和性的訴說這故事,可是這結構又讓觀眾的想像、假想反倒而行,而劇院巨大的舞臺在中央,又製作了觀眾席,作風非常奇特,舞臺在四方繞觀眾而演出,宛如觀眾是在魚池裡,由裡往外看,被這整個劇所感動。
以為是談論過去,其實在談的是現在,頻繁著前後左右,觀眾要找尋著演出者,與傳統的觀眾看著前方的演出不一樣,可是觀眾又會不由自主進入到故事中,參與劇的效果,而觀眾又可以四方轉動,觀眾更容易被感動。看完這齣戲也讓他體會到表坊能持續二十年的理由。而且全劇常常有剎那間讓他摒住呼吸、唯美的感動,也是因為全劇人生如夢、夢如人生。
--永田靖,《act 演劇評論誌》(日本)2005.05第二卷第2號

賴老師的演出每一段段落非常俐落,七小時的戲觀眾完全沒有倦怠感,這就是全劇的力量及演出成功的要素,可以看到四周的觀眾受這戲而感動,觀眾在內、演出者在 外,就宛如可以感覺到人生的時間的流動,就如夢中的夢,正如這戲的主題《如夢之夢》,就宛如夢一樣的美,將人生表演出來,也可以感覺到賴老師對於尋根的思想有興趣,舊時中國的感覺。
--瀨戶宏,THEATRE ARTS(日本)2005夏號

「賴聲川揮灑出絕對名留台灣劇場史上的動人作品。長達八個小時的演出中,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如開展盒中之盒的一一鋪展在觀眾眼前,賴聲川高超的說故事方法,讓人一路走進了他所編織的生命命題之中。」
——《中國時報》

賴聲川建構了一個新畫布,讓他在這複雜作品諸多元素之間分離、同時創造連結。
----Taipei Times

20年前的那一夜,他們說了相聲,將這個遺失於街坊巷里的民間技藝,推到台灣舞台藝術的聚光燈下,從此自街頭躍入了殿堂,也成為【表演工作坊】最為人熟知的劇種。
從那一夜到這一夜,【表坊】不只做相聲劇,近40部作品中,眾多原創劇本、演出形式皆締造台灣甚至亞洲劇場史的紀錄。在20週年的此刻,特別演出史詩劇/巨作《如夢之夢》,不僅是【表坊】成立以來最盛大的戲碼、更堪稱近年亞洲舞台劇史上最震撼的作品。
這個龐大而複雜的後設劇本,訴說著幾個人的故事。幾個人,也可能只是一個人。在顧香蘭的人生中看見一點江紅、看見一點妻子;在王德寶身上看見妻子夢中的「敵人」;在伯爵夫婦(無論是伊莎貝爾或顧香蘭)之間,看見五號病人夫婦的婚姻關係;那是草原上的牧人的故事,是飛不出籠外的美麗小鳥的寓言,誰不是尋著莊如夢的天真,努力創造一個自己的國度?
宛如俄羅斯娃娃般精巧,開啟一個盒子裡面永遠還有另一個充滿秘密的盒子,如此環環相扣卻又各自獨立。環狀舞台不僅擴大了表演空間的格局,更暗寓著眾人生命的輪迴;兩人或三人飾演一角不僅便於時空的轉換,更作為生命多重性的詮釋。觀賞的過程中,我經常因為某個觸動而掉眼淚?在這個遺忘尊嚴與自由的年代,臣服於現實、妥協於安逸;也曾經哭喊著自主的價值與方向,可是路途太遙遠、太辛苦了,我連改變的勇氣都沒有,甚至不知道要怎麼改變。
隨著戲碼接近尾聲,我竟然害怕從《如夢之夢》中醒來,害怕散戲後現實只能苟且延續,那是我曾嘲笑的「過日子」不是「過生活」,而誰不是這樣過的?浮生若夢,真正的生活總是只能在夢裡啊!是嗎?不是嗎?
--Inertia, 「一場不願清醒的如夢之夢」,POTS破報,4/28/2005

在一秒之間﹐觀眾游走於人物的內外世界﹐自我與原我的串換﹐現在審判過去﹐客體與主體的交叉。在劇場環境裡﹐用真人﹑實景﹑實物﹑現場演繹出來﹐呈現出來不單純是一種電影感﹐獨白﹑對話﹑解說的畫外音﹑遠近鏡﹑定格溶鏡﹐那種既真實又虛幻的感覺﹐恍如進入了充滿詩意但詭異的迷離境界。更令人難忘的是那種時間流動的歷史感覺﹐在劇場運用電影蒙太奇技巧﹐不同時間的人物可以出現同一空間﹐加上戲劇不重複的獨特時間經驗和現場的感染力﹐整個感覺是多維立體的﹐觀眾聽到和看到不只是一個個故事﹐而是追尋生命的智慧。
----小文,「心靈劇場──《如夢之夢》」於香港《大成報》,2002/6/18

有時想起「自他交換」, 「吸一口氣,把別人的憂傷、痛苦吸到自己的身上。 呼一口氣,把自己的快樂、歡欣呼到對方的身上。」有人說看戲本身就是「自他交換」, 把自己的憂傷、痛苦投射到劇中人的身上, 又或者把劇中人的憂傷、痛苦投射到自己的身上,而經過一個戲劇,就是一個治療的過程,讓心靈得到抒解。
最佩服賴聲川的是,他不是一味的在訴苦、刻劃人生的苦難, 他的戲裏有悲有喜,喜的時候能令全場大笑, 悲的時候悲而不過份。 他說:很多現代的戲都像在向觀眾嘔吐,可像非要向觀眾訴苦,非要讓觀眾不舒服,而他不要那樣。 是的,他的戲本身就是「自他交換」。 他用了很多新鮮的戲場手法, 卻又融入很多日常生活的細節, 讓觀眾很容易感受和理解, 而不是像很多現代的劇場那樣使人感到突兀。
----李昌,「《如夢之夢》」於http://licheong.uhome.net/self.htm,2002/6/20。

兜兜轉轉七個半小時貫徹始終﹐成為全劇最鮮明意象的時候﹐它已經脫離了任何故事情節﹑現實概括﹐甚至生命喻象等層次(當然﹐它曾經擁有這些層次的意思﹐而且﹐我們仍然可以從這些層次來解讀)﹐成為一種劇場本體的呼吸節奏﹐成為這個戲本質屬性。我們可以在看某一場戲對這些兜兜轉轉視而不見(因為習慣了)﹐可以忘記剛才有誰曾在眼前經過﹐但是﹐看罷戲的很久很久之後﹐當回想起《如夢之夢》﹐任何觀眾大概都不會忘記曾有這麼一大群人在四周兜兜轉轉。這個意象是這麼深刻﹐因而具備本質上的意義。它已是因集體見證以至參與而達成的一項「儀式」。
這種「儀式」屬性﹐也因由彭杏英與汪明荃分飾的顧香蘭 B﹑ C兩度脫下外衣﹐跨過長橋以達彼岸的處理而得以一再強調﹔也因五號病人劇終前(也是臨終前)再到法國﹐參加把負面東西送上小船載走的千禧夜集體活動而得到呼應。都是很莊嚴﹑很肅穆的過程﹐都有叫觀眾感動的處理。二十世紀以來﹐不少劇人花盡心力要回歸戲劇本體﹐要在劇場內重拾渺遠的儀式性。而現在呢﹐賴聲川在《如》劇體現得多麼酣暢﹗
賴聲川把生命關懷、哲理思考、劇場效果三者融而為一,而達致非凡的魅力。賴宛若技巧嫻熟的編織手,把七個半小時的穿穿插插、兜兜轉轉、離離合合,安排得妥妥貼貼, 而又互相呼應,交相映襯,好看煞人﹗
--武耕,「《如夢之夢》融宗教儀式於劇場美學」於香港《大成報》,2002/5/31

 
© 2019 Performance Workshop | 15F, No.81, XinTai 5th Road Sec 1, XiZhi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表演工作坊】| 221 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一段81號15樓
TEL: (02) 2698-2323 | FAX: (02) 2698-0550